﹝馬哈.巴.拉達﹞是印度「神話」的一部敘事詩,內容有二十萬行,

乃世界首屈一指的長篇文章,它本是口頌的,在紀元前數世紀始用文字

記錄不來。寫著「巴拉達族戰爭故事的大史詩」。其含意據學院派解釋

為「紀元前十世紀的人類大戰」,經過久遠的歷史,代代傳了下來的記

載。此篇敘事詩有以下的描寫:

「那時,英雄阿斯瓦他決定親自搭上飛馬那(空中戰車),並降在水面上

,發射了神仙也抵擋不了的塔吉尼亞,修道騎士團長的兒子向著敵人發

射無煙而發光的武器。箭如雨下,當時空中佈滿流星般的發光箭束,將

敵軍團團包圍住,突然間巴拉達軍方向感頓失。風悽厲地呼號,戰獸(

戰鬥的象)和飛鳥因騷動而哀鳴,空中的雲朵變成血紅色,自然秩序大亂

。太陽搖晃著,天空焦灼,並發出異常的高溫,象群被奇高的熱度燃燒

了,恐怖地亂竄,地面水氣蒸發,生物全死。四週燃燒的箭雨,伴著激

烈的風,雷電交加般的武器將敵軍全部因在猛火之中,一個個像燃燒的

木頭傾倒,大象因身上著光紛紛撲倒在地,發出尖叫,沒有倒下的象群

則瘋狂般亂竄。

所有的武器都無法拯救這三個都市,於是用高速度的飛馬那飛過去,操

縱雷電的庫魯斯以神仙都害怕的武器向這三個都市投擲下去。像集中了

一萬個太陽似的強光,層層煙火像光柱一樣地聳立著,那神秘的武器,

鐵鑄石箭像死神的魔爪,把都市居民抓成一把灰燼。人的屍體因燒灼而

變得面目全非,頭髮與指甲全部脫落,空中飛鳥變成灰白色,糧食染上

巨毒。

庫魯的軍隊因害怕自己被感染,連忙逃出戰場,他們的戰車及戰馬亂成

一團,最後只得徒步逃離。有的人把父親及兒子、朋友、兄弟集中在戰

車上,有的人把盔甲浸在水中。並洗沐自己的身體,慌忙地逃走,全軍

大潰。」

這項敘述基本上是以在紀元前十世紀的戰爭為主,三千年前人類所使用

的武器,我們了解的只有槍、劍和弓箭,而火器則是火箭;但是,這種

恐怖的殺戮居然在古代發生。由這些「軍隊的敗退,屍體的頭髮與指甲

脫落、軍人以水洗沐身體」,戰爭慘狀的描述,可以發覺顯然是用核子

武器攻擊都市,並引發核子輻射線的傷害,產生的災情。

另一部敘事詩《拉馬亞那》,這本書應意譯為「拉馬王的傳記」,其中

有四萬八千行,此書比《馬哈巴拉達》還要早二百年。在《拉馬亞那》

中出現了好幾種飛馬那,其中最優異的就是俱有神力的「布久巴卡飛馬

那」。這是庫威神(富神)擁有的一種武器。戰爭環繞著河中都市──蘭

卡,比《馬哈巴拉達》中的城市大戰更詳細地描寫了核子戰爭。文中描

述拉馬王決戰時的武器:「這武器的兩翼有風,刀刃部份似陽光般地冒

著火花,主體呈青白色,十分重」、「本身不斷散發出熊熊火焰」、「

這種武器似乎集天下所有元素於一身,火光炎炎,鳴聲轟轟」、「鐵般

地堅硬,無堅不摧!把世界毀之於一旦」、「那令人畏懼的巨槍一發射

,三十萬大軍在一瞬間就消失了」等字樣。

當這「飛馬那」武器爆發時,其刺銳的光芒會使三十萬大軍瞬間消滅。

如果把當時的這種與現代洲際彈道飛彈比較,倒十分類似。當然,古時

候不可能有這麼進步的武器,但是《拉馬亞那》之外仍有許多令人吃驚

的武器。

距今四五00年前,蘭卡是在印度河流域古代繁榮的文明中心都市,一

位考古學家命名為摩亨齊達羅,當地人仍稱它為蘭卡。這個古代印度超

文明都市摩亨齊達羅,現在於屬於巴基斯坦。這個都市卻在三五00年

前突然變成一片死寂。很久之前,在荒涼的印度平原上,而又被人突然

地被發現這個完整無缺的都市文明存在。一處直徑四百公尺的黑色石質

的廣場,在石頭上發現了綠色的反射光,非常堅硬但卻非常輕。這些綠

色光澤的黑石,很明顯可看出那是「托立尼提物質」,即是在砂漠中的

砂就因核子爆炸的高熱而熔化、凝固成玻璃狀物質。因此摩亨齊達羅中

到處散堆著托立尼提物質,這一片黑石廣場,在當地人口中稱做「玻璃

城」。這一大片荒無的地表寸草不生鳥獸絕跡,可能是昔日太古時代核

子大戰的戰場。

許多考古學家都認為在遙遠的古代,人類曾歷經過核子戰爭。在此,就

要探尋「古代核子戰爭和摩亨齊達羅遺跡之間的關連。在各地的神話與

傳說中,例如《舊約創世紀》第十九章,敘述索多瑪和俄摩拉二城,因

道德淪喪而被神摧毀所描述的景象,以及另外一些古代驚人的戰爭,這

些戰爭的情況類似核子戰爭。不僅如此,實際上也已看到核子戰爭所留

下的痕跡。例如在以色列、伊拉克、撒哈拉、戈壁等沙漠,都發現有因

高溫而玻璃化的地層。在土耳其的卡巴德奇亞遺跡,及阿爾及利亞的塔

里遺跡中,均發現有高溫破壞而形成的奇石群。

在這古時期,地球上的原子能被解放的證據是在一九七二年法國的貝魯

那特,其一核子燃料處理工廠中發現了不可思議的鈾礦。它是核子燃料

的主角,鈾二三五中含有0.七二0二%的放射能。自然界中的放射性

物質,會因其能量外洩量與能量遞減成正比。非洲的加明共和國有一座

歐庫羅鈾礦山,其鈾二三五的含量最多大約含有0.四四%放射線,相

當少。是由於引起「核子分裂的連瑣反應」並且是大規模地進行著。法

國科學院發表這種連鎖反應是自然現象,非洲沙漠好似一個天然原子爐

,幾萬年來自行活動著。但是,這個結論並不讓其他專家認同,鈾礦當

然不會自行燃燒。因此古代可能在非洲有開採鈾礦的跡象。既然如此,

遠古時代的地球上的確有技術性的原子爐。至於這些古代超文明的核能

技術,當然來自姆大陸。倘若姆大陸的遺跡中,有這方面的證據,更能

確認整個事實。

在姆大陸的遺跡中,目前所知,台灣至今還有開採鈾礦的礦場留存著。

在台北市的北投有出產燒製陶瓷器所需要的重要原料──瓷土,這個瓷

土礦區有一古代放射性鈾礦的採礦場。根據史料,這個鈾礦的礦場是在

清朝以前既已存在,讓我們可以想到,這些被開採的鈾礦,可能就是用

於製造印度太古時代核子大戰的核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大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